乌镇网小镇到转身十年试验田的互联华丽从
记得十年前第一次去乌镇,满眼都是青砖黛瓦、小桥流水。谁能想到,这个江南水乡如今成了全球科技创新的风向标?今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,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往年随处可见的电商、支付话题几乎销声匿迹,取而代之的是AI、大模型这些硬核科技词汇。这让我感慨,短短十年间,中国互联网已经完成了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华丽转身。 李彦宏的发言让我印象深刻。他说得真对,现在很多企业盲目跟风做大模型,就像当年全民炒比特币一样疯狂。我认识的一个创业团队,融资后第一件事就是买显卡,结果三个月后才发现连数据清洗都做不好。百度作为国内AI先行者,这份清醒难能可贵。 阿里这次放了个"大招"——开源720亿参数大模型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开发者大会时,某位工程师吐槽:"现在开源就像发朋友圈,参数越大点赞越多。"但平心而论,阿里的做法确实为中小企业降低了AI门槛。 腾讯的180项业务接入大模型让我很惊讶。去年体验他们的AI绘画时,生成的图片还像毕加索的抽象画,现在居然能帮财务部自动做报表了。这种务实的作风,或许就是腾讯能在每波技术浪潮中站稳脚跟的秘诀。 B站陈睿提到的数据很有意思。我家00后的侄子整天在B站看AI科普,而我这个中年人刷的都是美食视频。这大概就是代际差异的有趣体现:年轻人把AI当玩具,中年人把AI当工具。 张朝阳的"十年不低估,两年不高估"论很精辟。就像2000年时大家都在讨论"互联网泡沫",但谁能想到后来会诞生微信、抖音这样的超级应用?现在对AI的争论,历史可能正在重演。 杨元庆提到的"混合式AI"让我眼前一亮。去年参观某家服装厂时,他们用大模型+老师傅的经验来质检,准确率比纯AI高出20%。这种"人机协同"的模式,或许才是AI落地的正确打开方式。 京东的"言犀"大模型应用案例很接地气。上周我尝试用他们的AI客服退换货,从识别问题到生成退货单只用了37秒。这种能真切提升效率的应用,才是技术普惠的真正体现。 漫步在今年的乌镇,古老的石桥下流淌着5G信号,斑驳的白墙后藏着超算中心。记得2014年首届大会时,最吸引人的是扫码支付演示;现在最火爆的展台变成了数字人直播间。但不变的是,西栅景区那家老茶馆的菊花茶依然清香四溢,只不过现在点单用的是语音AI。 十年前孙正义预言万物互联时,很多人觉得是天方夜谭。如今我家的扫地机器人都能跟冰箱"聊天"了。站在新十年的起点,我忽然想起周鸿祎那句话:"未来没有互联网公司,只有数字化公司。"或许用不了十年,我们就会习惯生活在AI编织的世界里,就像现在离不开智能手机一样自然。 离开乌镇时,我看到几个小学生围着机器人问东问西。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科技发展的真谛不是冷冰冰的参数和算力,而是能让每个普通人都感受到的温暖改变。这就是乌镇十年带给我的最大启示。大佬们的AI群像
有趣的现象观察
技术普惠的曙光
乌镇的变与不变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稳定币双雄:Circle与Coinbase的十年爱情长跑
- 加密市场的四年魔咒要被打破了吗?
- 比特币挖矿行业2025年夏季全景扫描:机遇与挑战并存
- 市场屏息等待美联储信号:现在该如何优雅布局?
- 5000美元收益稳稳落袋!这次比特币以太坊多单操作太完美了
- 当华尔街遇上加密货币:传统金融巨头的滑铁卢?
- 比特币矿工大举抛售背后:是末日警钟还是聪明套现?
- 加密市场进化论:2025年为何迎来历史性转折?
- 加密货币市场震荡:机遇与风险并存
- 美联储释放重磅信号!以太坊强势突破5000美元背后的投资机会
- BTCFi泡沫破碎记:当信仰遇上现实的残酷
- 科技巨头撑起的美国股市:繁荣背后暗藏危机
- MetaMask Snap为何成为加密货币世界的游戏规则改变者?资深从业者视角
- 美联储释放重磅信号!以太坊强势突破5000美元背后的投资机会
- 传统银行vs稳定币:一场关乎6.6万亿美元的生存之战
- 2025区块链早报:这些重磅消息将如何改变市场格局?
- 市场观察:链上套现潮涌动,以太坊大换手在即
- 十年沉睡的以太坊钱包突然打了个哈欠,49美元变身70万美元的投资神话
- Galaxy财报启示录:万亿交易为何不值钱?AI或成救命稻草
- 比特币11.2万关口拉锯战:该抄底还是逃顶?日本XRP狂潮或成最大变数
- 搜索
-